《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时间:2023-04-02 20:55:41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4篇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4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

《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发表于1996年《东方》杂志的杂文,他的文字给我清澈的顿悟感和沉默的镇定。这种力量是一种站在生活之上的明确和感悟,我会在读到某段某句文字时突然激动——原来这就是我,我的人性,我的感受,我的理想和信念。

王小波说: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大体意思是说: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可是,王小波逝去已经有十几年了,现在的中国似乎任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不得不承认,我也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对于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说、不能说、不必说的心态。正如王小波所说的,这似乎是中国人的通病。王小波在此文中写到“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在时隔十多年的今天,这一切似乎颠倒了,在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距离似乎拉近了,就表面看来人们似乎更加擅长表现自己,在 ……此处隐藏6446个字……从无线电理论入手,告诉读者们这一系统极不稳定。由此警告大家:我们对快乐的追求应妥善谨慎,一旦处理不好,这一正反馈系统便会失控。理科结论应用到了文科命题里,读起来很是有趣。

杂文我之前也读过鲁迅与韩寒的。依我看,从格局上来看,鲁迅的最好,王小波次之,韩寒再次之。杂文嘛,就是用来骂人的。鲁迅的文章是把中国人自古以来民族的劣根性一个个单独拎出来骂上一番,骂的气势磅礴,振聋发聩。而王小波是将自己看到的经历的事,拎出来捋一捋,捋出不合理的地方就骂上一骂。韩寒则给我的感觉就是谁骂我我再骂谁。看鲁迅的文章,你觉得他就在骂你。看王小波的文章,你觉得是你在骂人。而看韩寒的文章,你会觉得对骂双方和自己都没有关系,自己就是来图个热闹看的。格局上自然是逐次缩小的。韩寒的文章虽然文笔很好,充斥了有很多的文字技巧,初读起来很爽,但他的杂文总是给人不了触动,仿佛甘蔗,嚼两口就没味了。一个是因为格局小,还有一个是因为逻辑也不如其余二者。王小波的文笔肯定是很不错的,毕竟科班出身。我读过他的小说,文字间充斥着各种奇思妙想,张力很强。但他的杂文语句都比较朴实,没有用什么文学技巧在里面,使得文章读起来也就比较的亲切。

虽然王小波的一些观点我可能并不认同,但这本书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理性思维与质疑精神。作为一个从小被各种理念灌输到大的人,我的是非观是很不成熟的,对很多事物都习以为常。但此书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很多大家信以为真的事情其实并不合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自古如此,便是对的吗。读了此书,我也开始试着用理性思维去看待周围事物背后的逻辑对错,我觉得这就是我读此书最大的价值所在。这也正好符合了王小波写这些文章的初衷:既然叫不醒那些装蠢的聪明人,那就让蠢人们聪明起来别再跟着瞎起哄了吧。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