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读后感

时间:2023-05-17 23:27:35
瓦尔登湖读后感精选15篇

瓦尔登湖读后感精选15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瓦尔登湖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瓦尔登湖读后感1

《瓦尔登湖》曾被誉为“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

这本书写于19世纪中叶,那时正是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时期。那时,人们追逐利益,想尽一切办法来使自己获得最高的权力和更多的金钱。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毕业于哈佛的一位智者,拿起了斧头,路入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开荒种地,春种秋收。他远离尘嚣,怀着一颗向往自然的人,踏上了这段心灵的路基。

刚开始读时,这一个个的故事情节让我感到枯燥乏味,读了几页我就萌发出放弃的念头。正如徐迟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的:“《瓦尔登湖》是一本寂寞的书,是一本孤独的书。他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但是我在妈妈的逼迫下,我还是坚持读了下来,只觉得越来越深远,越读越绚烂多彩。

而梭罗的这种生活方式只不过是在瓦尔登湖,只身幽居长达两年的时间。他独自一人伐木,建造了一个小木屋,他在小木屋旁捕猎、耕耘、写作,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田园。

他提倡简朴生活,并不是让我们粗茶淡饭或节衣缩食,而是想要我们多听听新的节奏,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孤独、恬静,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他想在孤独的 ……此处隐藏9266个字……灵。

瓦尔登湖读后感15

一百六十多年前的184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这天,一个哈佛大学的28岁的毕业生亨利?梭罗独自一人来到距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搭一间小木屋,自食其力,开始了他隐居山林的简朴生活。他自己劳作耕种,不于外界发生任何关系,除了必须的劳动,他的剩余时间就用来观察自然,思考问题,分析生活,评断价值,批判习俗,探求怎样实实在在的生活,怎样体验与经历有意义的生活。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后,他回到文明世界,为我们留下了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瓦尔登湖》。

选择在一个寂寞的黄昏,独自一人,翻开《瓦尔登湖》。时光如一江春水,在窗下翻书的沙沙声里流过,流入瓦尔登湖。读《瓦尔登湖》,我们可以听得见蛙声和鸟啼,看得见湖水的波纹和林中的雾霭,处处蕴含着返璞归真的美丽。他记录了观察与体验大自然的详细情况,为其赋予了通俗的哲学意义,这正是梭罗超越众人所拥有的一切所在。反观如今,充斥着追名逐利、物质要求的时代,恐怕难以找到如此沉淀,专心体味生活意义的仙露琼浆了,让人们的心灵从沉重的物质中解脱出来,回归瓦尔登湖畔那种恬淡、宁静的状态,呼吸自由的空气,体味什么是真正的生活,那些唤醒了我们沉睡的旧梦。

读罢此书,我脑海中隐隐出现了一个头戴草帽、短褐穿结、带月荷锄的人——陶潜

梭罗和元亮兄竟真有些相似,两人都因厌恶世俗的追名逐利,厌恶趋炎附势的污浊世风而隐居,都好自然、乐山水、爱流年,梭罗也曾在瓦尔登湖畔“种豆南山下”,两人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隐居时间了,梭罗只隐了两年多,而陶渊明却是藏了半辈子。

其实不在于时间,时间只是人们想象与虚构的产物罢了。重要的是心,隐居只是一种方式,而在心中留一片“瓦尔登”才是最具意义的。

《瓦尔登湖读后感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